2023年5月9号,西安交通大学材料学院微纳尺度材料行为研究中心(CAMP-Nano)、海思创中国应用研究中心(HARCC)、西安交通大学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布鲁克(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发起的第13届纳米力学年度研讨会在西安交通大学顺利举行。
开幕式致辞
会议伊始,布鲁克亚太地区销售总监阮成钧先生对与会人员表达了热烈的欢迎。西安交通大学材料学院刘博宇教授应邀作了开场致辞:自2010年开始,纳米力学研讨会就与西安交通大学材料学院走过一年又一年的时光,在这期间会议中碰撞形成的火花为纳米力学领域做出的贡献离不开每一位参会的学者,积极提问的观众以及各方承办单位的共同努力,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纳米力学年度研讨会能够办的越来越好。至此,纳米力学年度研讨会正式开始!
岳永海教授报告以及现场提问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岳永海教授作了题为“原位SEM技术在材料强韧化表征中的作用”的精彩报告。和其他表征设备相比,SEM设备因为其强大的兼容性被岳教授所青睐,岳教授总结为“看得见,抓得住,打得着,可检测”,原位动态揭示了SiO2纳米线弹以及塑性变形的结构演变并利用原位力学性能表征设计独特的非晶基一维纳米复合材料。精彩的报告少不了观众的参与,报告结束后有人提问,报告中涉及的高于金刚石压头硬度的孪晶金刚石如何得到可靠有效硬度数据。这是因为在金刚石压头并未失效前所得到的那些硬度数据经检验是有效的,所以还是能够的比金刚石压头更硬的孪晶金刚石硬度数据。
赵俊良教授报告
南方科技大学的赵俊良博士分享了“基于快速纳米压恒和机器学习的富有有机质页岩力学分类研究”。和传统的成分结构分布确定的材料不同,页岩的成分和结构分布非常的没有规律,这就导致了关于页岩的相关性能测试必修提前确定好表征区域的成分结构,而在实验转移过程中这一对应区域的匹配非常耗时且效果差。基于此现状,赵俊良博士团队利用机器学习的办法,对页岩材料进行XPM测试以及EDS分析还有背散射信号采集,利用成分与性能之间的对应训练神经网络并最终能实现利用机器学习快速表征未知页岩的硬度性能,显著提升实验效率。出色的结果迎来了各位学者的认同以及听众的激烈讨论。
崔俊峰博士报告
来自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的崔俊峰博士的报告为“半导体纳米线断面自修复行为以及机制”。报告中提及了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微纳尺度样品的转移方式,利用微移动平台在光学显微镜下对样品进行精准转移并利用环氧树脂进行精准固定。此方法避免了样品在传统转移中引起的损伤和污染,能够实现原位定量加载以及原子尺度表征。利用上述方法研究揭示了钨纳米线断裂行为中孪晶界的影响,并阐明了静电力以及范德华力在碳硅纳米线自吸附机制中发挥的作用等原创先进内容研究。
陆焕焕博士报告
上午的最后一位报告人是来自河南科技大学的陆焕焕博士,她为大家分享了“一种新的原位透射电镜摩擦技术及其应用”报告,满满当当的干货让观众暂时忘记了稍稍抗议的肚子。有别于传统的静电驱动和磁场驱动的摩擦测量仪器,其研究采用独特的洛伦兹力驱动来进行摩擦测试,能够实现横向摩擦力的测量,并且无需硬件改造就可以推广至力电耦合样品杆。利用该项技术进行材料中黏着磨损的相关机理研究并取得动人成果。
魏伯任博士
中午的时光是短暂的,大概是因为下午的精彩内容催着时针不断加速转。布鲁克公司应用科学家魏伯任博士开启了下午的学术旅程。第一站是“纳米压痕应用于金属蠕变与应变速率敏感”。金属的性能尤其是蠕变性能与应变速率息息相关,利用布鲁克公司的纳米压痕仪进行蠕变性能的测定,设计了保证应变速率恒定加载的模式,并在微纳尺度下得到金属蠕变的活化能结果与宏观大尺度下的均匀变形实验所得到的活化能结果吻合非常好,证明了微纳米尺度下利用纳米压痕的方式探究蠕变性能的可行性。
杨岳清博士报告以及现场提问
接下来是来自西安交通大学的杨岳清博士生,承接于上午的陆博士的演讲内容,进行了有关“铜在电磁耦合场下的显著软化行为”,利用特有的原位测试透射电镜样品杆,在不同的电流密度以及外加磁场下探究铜的变形行为,提出了铜内部各类缺陷在电磁场的耦合作用下,局部洛伦兹力辅助位错脱钉扎的模型,进而解释了铜在高磁场条件下的显著软化行为。当被问到测试中电热效应以及摩擦热效应对样品摩擦性能影响时,杨博士通过电流计算以及实验室温度的检测结果解释了电流热效应并不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解答了很多观众的疑惑,迎来了大家热烈的掌声。
李光亚博士报告以及现场提问
最后一位报告人同样是来自西安交通大学的李光亚博士生,介绍了主题为“纳米孪晶Cu合金的室温蠕变行为”,报告中提及了利用共格孪晶界面以及引入合金元素强化纳米晶铜的抗蠕变能力,但在Cu-Mg合金的高密度孪晶界中出现了退孪生现象进而导致了软化行为。后续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利用晶界偏聚以及共格孪晶界的kink偏聚能够很好的一致孪晶金属的退孪生现象,进而提高材料的机械稳定性。稳定的共格孪晶界能够延续Hall-Petch强化效应至极限尺寸,能够实现强度以及抗蠕变能力的同步大幅度提升。参会观众提到为什么利用新的合金化元素就能完美解决退孪生现象时,李博士条理清楚的从原子相容性以及材料内部原子偏聚行为等多个方便揭示了Cr元素在纳米孪晶铜材料中的独特之处。
实验室原位力学测试设备参观
到此,我们的学术之旅就该到站了,这一路上感受了各类原位力学测试仪器、创新测试方法在各个研究内容中发挥出的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年度研讨会议把最后的宝贵时光留给了线下的设备仪器参观,让听众能亲身去到实验室感受报告中各种原位测试仪器的基本机构以及工作原理,以最大化本次研讨会的启示交流作用。
至此,第13届纳米力学年度研讨会议圆满结束。期待下次再见!